“经过我们的现场查看,发现稻草的质量是符合我们的牧场使用标准的,如果我们通过这种方式采购稻草,就可以降低20%~30%的成本,同时我们还能支付给水稻种植者每亩200~300元。”青神涛哥哥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涛告诉记者。
8月26日下午,在眉山市青神县青竹街道光辉村粮油园区里,全市首台“收割打捆一体机”轰轰作响,在驾驶员的操作下在田间来回行驶,只见一簇簇散乱的水稻被机器迅速“吃掉”,随后又被捆扎得结结实实地从机器后面“吐出来”。
这台“收割打捆一体机”,与传统的人力收割方式相比,省去了收割、脱粒、打捆等多道工序,直接对水稻收割、稻草打捆,1小时内便可完成3余亩稻田的收割打捆作业,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同时收割后的稻草,经过特殊处理后,可以变成奶牛的粮食,进一步节省农户开支,增加农户经济收入。
这台“收割打捆一体机”,不仅能助力稻草高效率“离”田,避免露天焚烧秸秆导致的环境污染,还能进一步保障水稻收割后的抢种作业,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不断提高稻草综合利用水平,确保稻草及时处理、“变废为宝”,助力乡村振兴。
县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师尹琦佳说:“目前全县的水稻种植面积是9.6万亩,每亩能够产生利用的干稻草大概是300公斤左右,在青神开展稻草饲料化利用,有以下几个方面好处:一是可以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价值;二是可以抑制秸秆焚烧,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三是可以有效解决我们的南方地区稻草缺乏的问题;四是可以有效的抑制稻田里病虫害的发生、改善土壤。”
近年来,青神县始终把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目标结合起来,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的稻草综合利用工作,走出了一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方共赢的稻田综合利用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