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安市岳池县立足建设“广安副中心”总体定位,按照“智慧、生态、人文、健康”理念”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把实施城市提质工程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广安副中心建设的重心和抓手,打造靓丽、宜居、生态之城,推进高品质公园城市建设。
实施提质工程,打造亮丽之城
该县分年度、分阶段实施城市提质工程项目,多维度推进市政公园建设、交通设施建设、民生配套建设、街区品质提升,不断提升城市颜值与魅力;大力推进城东新区岳池县银城大道东延伸段二段道路及管网新建工程一二期、岳池县锦绣路等三条市政道路等6个项目施工进度,努力打造高品质城市新区。目前,该县建成区面积拓展至30平方公里,市政道路长度125公里,城市桥梁28座,道路面积2.8平方公里,路网密度4.53公里/平方公里;加快形成以河流水系为廊道,以绿道系统为网络,公园绿地生态服务全覆盖的公园体系,实现水境回归自然、岸境回归生活、城境回归城市的山水绿脉三重境、云岳上池公园城。目前,该县累计建成滨河公园、姚家河公园、龙湖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公园数量提升至12个,通过改建凤山公园、东湖公园、体育公园等3个建成时间较早的公园,展现该县文化内涵,丰富百姓业余生活。目前全县城区生态绿道长度53公里,城区现有公园绿地面积达330余公顷。
实施改造工程,打造宜居之城
该县坚持将旧城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保护城市传统格局,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推动城市发展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质转变;秉持一区一策、民意优先的原则,提前公示改造主要内容,通过召开院坝会170余次,向居民宣传改造计划、收集意见建议,针对居民关注度高、改造意愿强烈的诉求,重点进行研究,完善设计方案,形成“政府抓主导、居民唱主角”的改造模式。目前,该县三个年度改造项目共计11个标段正有序推动,2020年至2022年共申报老旧小区237个已完成157个,正在推进80个,逐步实现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同时,该局科学规划实施城市维修,优先实施群众反映强烈、安全隐患较大、破损点位集中的市政道路,再分片区、逐街区实施全县市政道路维修。截止目前,共计维修车行道沥青路面约2000平方米、车行道混凝土路面约500平方米,人行道彩砖、青石板砖等约10000平方米,修复人行道塌陷严重区域约10处,修复临河湖步道护栏3处,有力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及沿街商户经营。
此外,该县深挖城市文化内核,将本土特色融入设计理念,启动县城区骨架道路绿化提档升级、经开区骨架道路提档升级、翔凤大道风貌塑造项目,不断提升城市街区风貌,打造特色街区;将九龙大街、丝绸路等建成时间较早、道路破损严重路段纳入城市雨污管网项目一并实施,让老旧街道焕发“年轻活力”。
坚持绿色优先,打造生态之城
该县围绕建设山水型、绿道型、郊野型城市形态,以东湖、龙湖、岳池湖为水系枢纽,以洗马河、麻柳河、余家河、姚家河为生态载体,构建“三湖四河一链”城市生态体系。2016年,该县成功申报“四川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已建成学苑路双舱式综合管廊、龙湖北路双舱式综合管廊、龙湖大道缆线管廊等地下综合管廊共计约4.5公里,通过各类管线集中入廊,避免道路反复开挖,有效破解了“马路拉链”问题。同时,该县组建成立管网维护队伍,完成县城区管网普查300公里、管网检测100公里,绘制电子管网图,为城市生态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该县完成雨污水井盖的维护工作约40处,共计更换井盖60余套、雨篦子220余套。自今年5月以来,对城区雨污管网共计排查25余次,排查点位85余个,处理管网淤堵、污水漫溢相关问题15次,完成约8处街段共计156米雨污管网修复工作,1270米雨污水管网清淤工作,管网淤堵、漏损等顽疾得到有效治理,城市地下“动脉”恢复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