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馆主办、四川科技馆承办的2022“双进”服务“双减”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致敬大国工匠”分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成都市实验小学阶梯教室进行。此次活动采用线上直播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与全国30余家场馆联动开展。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李蓓,四川科技馆党委书记、馆长王欢,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副主任、中国钢结构协会桥梁钢结构分会理事张清华,成都市实验小学师生、特邀嘉宾等近百人参加启动仪式。仪式由四川科技馆王薇老师、成都市实验小学同学共同主持。
活动精彩科学表演中拉开了序幕。烟筒实验吐出的一个个烟圈、变色反应实验中美丽的绿色紫色红色火焰、旋转产生的“火焰龙卷风”、液氮实验中翻涌的白色“仙气”……这些奇异的科学现象使同学们连连惊呼、好奇不已,在听完老师讲解其对应的物理、化学原理后,同学们纷纷感叹于科学的神奇,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蓓表示,工匠精神承载了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坚守工匠精神,能够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灵神铸魂。长久以来,成都实验小学致力于与四川科技馆合作,合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一系列合作活动翻开了馆校合作的新篇章。李蓓希望同学们能站在科技创新的起点之上,感悟和传承工匠精神,尊重劳动、注重实践、崇尚技能、传承匠心。
随后,李蓓与王欢触碰科技感十足的“启动球”,在主持人的倒数声和科技球绚丽的变幻中,一同宣布活动启动。
活动中,成都实验小学少先队员青芸妃同学作了致敬“大国工匠”宣讲,向大家介绍了她所了解的“工匠”事迹、成果,尤其是遍布神州大地、有一百万座之多的“桥梁”。
乘着同学们对桥梁的好奇,活动最后,桥梁专家张清华教授开展了以“靓丽的中国名片——国家桥梁”为题的讲座,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著名桥梁,以及桥梁特征、种类、作用等知识,并带领同学们展望了中国桥梁的未来。张教授还现场点评了同学们制作的手工桥梁作品,他赞扬说:“这些作品都非常精致,展现了同学们的巧思、热爱与动手能力,非常好。”在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向张教授提问:“如何保证桥梁的稳固性?”“桥梁会受浮力影响吗?”“在桥梁内部加入三角结构能否提高桥的稳固性?”,张教授一一作出解答,现场热烈纷呈,同学们获益匪浅。接下来,四川科技馆还将组织“云端桥一桥”“自制卞水虹桥”等活动,带着小朋友们一同感受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