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成都高新区1月2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16年底,成都高新区已分别通过财政局直接出资和国有独资公司高投集团参股设立了13支产业引导基金,累计投入资金30.62 亿元,其中财政资金30亿元。同时,通过成都高新区财政局全额出资1亿元成立的创业天使投资基金累计投资项目46个,在投项目已达33个。
“传统的产业扶持策略主要以财政补贴、补助等方式将财政资金较为分散地奖励给企业,很难准确地选择最应该投的项目,甚至有可能将财政资金投向过剩产能。”四川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蓝定香认为,传统的财政资金补贴方式引导性不强,在对投资项目的选择性上缺乏一套有效的评估机制,财政资金“拨改投”,改变了以往直接补贴的方式,更加符合市场导向,有利于政府财政资金更好地通过市场手段帮助企业发展,起到 “四两拨千斤” 的作用。财政资金参与产业发展基金运作的背后,是财政支持发展方式转变。“拨改投”,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有实力就能拿到更多的钱;对政府而言,则能变财政资金由一次性使用为循环使用。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利用财政资金撬动更大的市场、促进产业发展?据了解,成都高新区将继续加大产业引导基金投入力度,力争未来五年,国有产业引导基金规模超过 100 亿元,聚积社会资本超过500亿元。未来拟安排不低于100亿元的资金设立成都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基金,该项工作已经进入方案洽谈阶段。
据悉,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大力改革政府资源配置的手段、方式、途径,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政府资源的高效配置。
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财政局了解到,未来成都高新区拟成立专业的大型金控集团,在充分挖掘现有管理团队人才资源的同时,积极引入职业经理人,组成一支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对各产业基金、金融企业实行集中管理,全面负责产业基金的投资、管理、资本收回及配置等工作,加大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提高产业基金综合效益。引入专业的高水平职业经理人团队,是打造金控集团的重要推手,在基金运作过程中,成都高新区将建立与投资收益直接挂钩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金融人才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