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藏区,说到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相信不会陌生。知道它是由棘球幼虫寄生于人体或动物体内引起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但你可知道,人患包虫病还与生活卫生、风俗习惯相关。藏区人群接触棘球幼虫卵的机会多,患包虫病机会大。那么,该如何预防呢?
加强本地犬的处理和管制。犬是发生包虫病感染的关键性环节,应捕杀野犬,限制家犬,对饲养的犬应减少对其亲昵接触,最好对犬栓养,定期对犬驱绦虫。
打破犬与羊、牛动物环链关系。对宰杀家畜的生内脏不能抛到野外或用生肉类直接喂犬;病死的家畜、家畜的肝、肺等内脏,必须妥善进行集中焚烧、挖坑深埋、药液毒法等处理,切忌喂犬。
避免误食绦虫虫卵。勤洗手,尤其饭前用肥皂水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瓜果、蔬菜和未熟的食物;家中用于进食的碗筷与剩下的饭菜应分类放在有碗柜和冰箱中或加盖存放;各种食物在加工、贮存、使用过程中应防止食物污染;在生产劳动中使用的用具、在外穿的工作服、戴的帽子、口罩不得带入厨房、卧室与客厅,避免自身或交叉感染;剪羊毛、挤奶等工作时应戴口罩,剪的羊毛以及加工的皮毛应经药液法,挤的奶应经加热消毒等处理;咳嗽时应将痰吐出并焚烧。
开展灭鼠活动,提倡文明火化。老鼠易导致人畜感染包虫病与其它传染性疾病,所以要常开展灭鼠活动。患有包虫病的病人身亡后,如果天葬,其肝、肺、脑中的棘球蚴易导致周围环境污染,易被食肉动物,如犬、狼、狐摄取后生成棘球绦虫,同样导致人畜共患性包虫病。
协助配合开展环境监测和卫生检疫工作。积极配合、协助疾控中心等部门开展环境监测,支持对牲畜定点宰杀,严格肉食卫生检查,执行肉食的卫生检疫。(张喜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