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昭和
人是否长寿受诸多因素影响,比如遗传、环境、饮食、压力等。不过,近年来有人提出这样的新观点:人的“日常习惯”与长寿密切相关,甚至比长寿的基因(遗传)更重要。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国外专家公认的排名靠前的几个“长寿习惯”。
多接触动物。宠物作为倾诉对象,可以让倾诉者慰藉心灵和释放压力,同时,与宠物的接触还能令人感受到友谊和温暖。研究表明,常接触宠物,人的血压容、血脂更容易稳定。宠物非指猫和狗,一缸小金鱼、一只小鹦鹉等都同样有益。
常听听音乐。音乐是缓解焦虑、增强记忆的良药,并有助增强人体免疫力。研究表明,老人常听音乐,有助降低血压、缓解关节炎疼痛和加速中风后的康复,甚至能抑制认知障碍症的病情发展。
每天要有笑。笑是心情愉悦、精神爽快的表现。研究表明,笑声能调节神经功能,促进肌肉运动和血液循环,改善免疫系统功能。老人每天能笑且笑出声来,类似于在原地跑步的锻炼效果,有助增强心脏律动和肺部换气,对心肺功能大有益处。
亲近大自然。研究发现,经常到户外活动(逛公园、快走、钓鱼、养花等)的人少有抑郁或紧张的情绪,对生活更积极和有信心。如果每天选择户外散步或一周骑1~2次自行车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多帮助别人。研究发现,与从来不帮助别人的老人相比,经常帮助亲戚朋友或邻居的老人明显感觉更快乐,身体也更健康。美国预防医学专家认为,70岁以上老人每年参加志愿活动100小时(每周只需2小时),就可获得多种保健受益,包括缓解抑郁、减轻体重、减少失眠和增强免疫力等等。
常练太极拳。太极拳这种健身方式动作轻柔,冲击力小,是人人都适宜的运动。国外有研究数据表明:坚持练太极拳,不仅能缓解关节疼痛、强健筋骨、提高人体伸展和平衡能力等,还可以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