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在四川省第二届“剧美天府”优秀剧目展演季上,大型原创曲艺剧《红杜鹃》在成都新声剧场上演。
据了解,2021年5月,《红杜鹃》曾在成都、广安成功上演,该剧融入四川多项特有曲艺形式,具有“身边党史、身边文化、身边演绎”的特点,备受观众好评,并被纳入了2021年四川艺术基金扶持项目。
整场演出,充分运用声光电技术,给观众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与此同时,为了发掘新人、培养青年曲艺表演人才,此次演出也启用全新的演员阵容,除了中国曲艺牡丹新人奖得主罗捷以外,来自四川省曲艺研究院蔡宁、唐瑜蔓等优秀青年演员的加持,也完美诠释角色的珠联璧合。现场通过一个个场景的展现,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舞台上精彩的表演,引起台下观众的强烈共鸣,大家沉浸在紧凑的故事情节中,如潮掌声接连不断,向演员的精彩表演,也向剧中那些以生命和信念守护革命火种的革命前辈表达敬意。
“太精彩了,这部剧充分展现了革命年代岳池英雄儿女一腔热血护初心、舍身忘死为革命的大无畏精神。”现场观众范家立感叹说,本次观剧活动,拉近了大家与革命年代的距离,让大家铭记艰难岁月中先辈们为追求真理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事迹,让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那段充满战火硝烟的历史,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记者了解到,为献礼党的二十大,充分挖掘呈现岳池县的红色资源、曲艺底蕴,四川省曲艺研究院与岳池县共同对该剧再次进行提升打磨。通过不断汲取各方反馈,新版《红杜鹃》无论是在剧本、舞美,还是服装造型细节方面,都进行了精心调整,为激情再现70多年前华蓥山起义的峥嵘岁月而不懈努力。
“我们经过四个多月的精心排练和细致打磨,对部分剧情结构和内容进行了不断的改进,让整场剧情衔接更加紧密,叙事更加扎实、情感更加真挚。”演员罗捷告诉记者,通过一次又一次地排练,在人物塑造上提升了表演专业水平;通过观众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更加懂得了“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艺术创作上,新版《红杜鹃》没有选择“英雄式的说教”,而是将鲜活的人物放到观众面前。同时,该剧还充分挖掘岳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选择雕版艺人刻印宣传单,投入岳池起义这一真实历史事件,将其编织入剧情中,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因。整个剧目巧用岳池民间曲艺,以清音、竹琴、扬琴的唱腔来塑造剧中角色杜鹃、王天明、杜大娘的人物形象,以金钱板、车灯、盘子等曲艺形式来体现四川人特有的风趣幽默,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予以创新,拉近年轻观众与曲艺之间的距离。
“岳池是中国曲艺之乡,县内曲艺之风浓厚,曲艺文化传承千年、底蕴深厚,至今仍有清音、盘子、快板、车灯、连厢等20余种民间曲艺。为了凸显岳池地方特色,我们在剧中通过对白、唱曲等形式,融入了岳池米粉、中和豆花、顾县豆干等岳池美食文化元素。”该剧导演赵青介绍,新版曲艺剧《红杜鹃》拥有鲜明的主题思想、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红色题材、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多姿的非遗技艺以及动人走心的丰富表现手段,使传统曲艺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