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春耕声急。“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眉山市仁寿县,信心百倍定下了今年的“调子”——稳粮、扩优、结合自身特色调结构,继续争当种粮排头兵。
稳粮 种粮大户选种优质稻
2月下旬,仁寿县种粮大户范琨望着再有两个多月就将收获的优质小麦,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种的‘川麦104’‘蜀麦969’,虽然产量一般,但是抗病性强、抗倒伏、品质好,磨成的面适合加工。”范琨说,“去年,在市场上每公斤卖到了2.56元,比一般小麦每公斤高出0.36~0.56元!”
2015年下半年,范琨与两个亲戚投资300余万元,在仁寿县曲江、青岗等乡镇流转4900亩土地规模种粮。“人们现在不仅要吃饱,而且还要吃得绿色、生态、健康,常规水稻品种已难以打开销路,我种的都是县农业局推荐的优质稻。”范琨说。
范琨介绍,去年大春,他的基地还发生过一段插曲。当时,他选种了优质稻,可是机插后的秧苗却不好看。“看热闹的老百姓都说我不懂农业,劝我种常规稻。我顶住压力说,你们到时看效果。”后来,范琨的优质稻无论是秧苗长势还是水稻产量,都令周围农民刮目相看,“秧苗长势齐整、颜色好,而且亩产比其他农民的高出50公斤以上”。今年大春,范琨仍将种“内5优39”“川优6203”等优质稻。他说:“今年,我的优质稻还要扩大几百亩。还准备搞500亩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纯生态大米。”
扩优 力保粮食产量全省第一
“仁寿连续12年保持全省粮食总产量第一,去年总产粮食83.75万吨。”仁寿县总农艺师毛树明说,“今年,我们仍要保住全省粮食总产第一的称号。稳定242万亩的种粮面积,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单产,争取将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甘薯等各类粮食的平均单产在去年338公斤的基础上实现稳中有增,确保粮食安全。”
仁寿县农技站站长王小彬说,省上大春新品种、新技术目录一出台,农技站就将向种植户推荐。今年大春水稻,仁寿将扩大“川香优”“内香优”“宜香优”等优质稻占比,由去年的50%提高到60%以上。
调结构 结合自身特色发展产业
“‘扩饲’,在仁寿还不好落实。我们仍将把籽粒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54万亩。”据毛树明介绍,调整结构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扩饲”必须与养殖相配套,但仁寿的牛羊本就不多,种植青贮玉米不太适宜。但是,全县生猪年出栏量达到100余万头,稳定籽粒玉米能解决生猪的饲料。
据了解,仁寿县今年将继续通过3至4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培育扶持种粮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来推进粮食生产。同时,县财政也将拿出100万元资金对种粮大户进行奖励。
(潘建勇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