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县:产业融合激活农民增收新动能

2017-05-19 17:59 (宋美志 余涛 王丽 本报记者 苏文保) 1214 点击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是途径,增收是根本。近年来,眉山市青神县以竹编和椪柑产业为主导,着力培育竹编文化创意、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活农民增收新动能。

2016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811元,名列全省前列,连续2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

功能分区  打造产业集群

今年4月,来自成都的蔡女士一行人在该县白果乡甘家沟村优质椪柑产业园区种植户郭建的椪柑园里采摘新鲜的杂柑“马克斗”。“现场采摘价格是8元一斤,如果买得多可以适当便宜一点,今年‘马克斗’批发价都是5元一斤。”郭建向客人介绍道。青神椪柑是传统特色产业,县委县政府连续5年实施以奖代补,鼓励业主和农户实施土地适度规模流转,以“双品双晚”(品种品质、晚熟晚采)战略引领,推进椪柑产业发展。

据了解,青神县围绕竹编和椪柑两大特色产业,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的工作理念,对全县农业空间布局进行功能定位分区。

青神县竹编产业园区以国际竹艺城、竹编艺术博览馆、中国首家竹林湿地公园、“中国竹编第一村”等项目为重点,吸引各级投资11.32亿元,建成8.6平方公里的国际竹编文化产业园,园区入驻竹产业龙头企业15家,二三产业业主900多个,带动竹产业农户1万户以上,园区年产值达15亿元。

青神县优质椪柑产业园区以项目引导,吸引业主投入10亿元推进椪柑产业重点区域标准化、规模化、环线化,建设涵盖4个乡镇86平方公里优质椪柑产业园。入驻椪柑初加工龙头企业3家,家庭农场、专合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50个,椪柑一次性冷链处理能力3000吨,年商品化处理能力达到10万吨,带动椪柑种植农户2.1万户,种植椪柑10万亩。

业态创新  延伸产业链条

青神县抓住竹编艺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遇,推进传统竹编转变为竹创意产品多元化发展,实现竹建筑、竹编工艺品、生态原浆竹纸、竹灯笼、竹家俱完整产业链条。

青神县竹编产业园区与成艺学院联手组建青神竹编艺术研发中心,与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合作成立竹艺创业创新实践基地。成功申报竹编产品专利17项,自主研发产品130余种。丹妮纸业建成竹纤维功能性材料生产线,打响本色原浆“斑布”品牌;云华竹旅公司开发“坤包”系列进军欧洲市场,竹福竹艺茶具系列与“爱马士”成功合作,美联家居成为宜家指定供应商。

青神县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全域农业公园化,实现农旅融合发展。该县打造三星级以上乡村酒店和农家乐16家、规模农家乐36家。江湾神木园、国际竹艺城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配套建设茶语原乡、甘家椪香、水岸果香、橘香渔歌等乡村旅游节点设施,建成椪柑产业乡村旅游观光线路42公里、茶叶产业乡村旅游观光线路10公里。南城镇、瑞峰镇成功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白果乡甘家沟村、瑞峰镇中岩村、南城镇兰沟村分别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实现全县乡村旅游收入8亿元,实现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

网农结合  拓展销售渠道

“竹乡人果茶的‘电子商务+合作社+产业基地+观光体验’模式,通过‘山上观光摘果,山下体验尝鲜,产品快递到家’现代农业发展之路,2016年实现椪柑网络销售近1000万元,带动100多户合作社成员实现增收。”青神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竹乡人果茶专业合作社相关情况。

据悉,竹乡人果茶只是促农增收的一个缩影,青神竹制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竹编产业电商运营中心,组建专门网上营销队伍,开设竹品网,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开设网店,实现全网营销,2016年竹编电商运营中心接受网络订单800多万元,带动20多家竹制品生产厂、创造就业300多人。主打高品质生态牌的眉山小吴土鸡依托移动互联网,以淘宝、微信为支付平台,在微信、微博中巧妙采用场景式营销,探索出了一条“移动电商+生态养殖+订单代养”的新路子。目前小吴正与黄莺岭村合作,创新推进“电商+农户”的“订单式代养”模式,带动1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  (宋美志 余涛 王丽 本报记者 苏文保)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茄子4种加工法

咸茄子。将嫩度适中的茄子洗净、去蒂、晾干,切成两半,然后装缸,按50千克茄子9千克盐的比例,放一层茄子撒一层盐,直到装滿后,再用8度的盐水(每50千克水加9千克盐),泼洒到与茄子相平为度,压上石头,5天翻缸一次,翻4次即可。把腌缸放在阴凉避风处,20天后可以食用。 酱油茄片。将腌成的咸茄子切成薄片,在清水中浸泡一天,换水2~4次,捞出晾干半天,然后按50千克茄子加12.5千克酱油,12.5千克姜丝一起腌制,每天翻动一次,10天后可以食用。 咸蒜茄子。先把咸茄子切成宽2厘米、长4~5厘米的长条,用开水煮到以牙能咬动而不烂为止,捞出用凉水浸泡,降温后摊开晾干水分,装缸腌制。在装缸时按50千克咸茄子加入干蒜头蒜汁0.9千克,酱油1千克,鲜姜末0.5千克,第2天翻动一次,以后隔一天翻动一次,4~5天后郎可食用。 茄子干。将成熟完好茄子去蒂,切成薄片,放入开水中浸一下,立即捞出晾干,放在太阳下晾哂,每隔2~3小时翻动一次,夜间取回室内,连续晒2~3天,即可装缸贮藏。食用时用温水泡还原,与猪肉同炒,味道鲜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