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川省肿瘤医院承办的2017年“Best of ASTRO”中国巡讲班(西部站)日前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开讲,作为世界顶级放射治疗学术年会的巡讲班,聚集了全世界放射治疗最顶级的成果,对于成都放射治疗医生来讲无疑是一场饕餮盛宴。巡讲会上,本报记者专访了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郎锦义教授。
让更多的一线医师接触世界前沿
记者:“Best of ASTRO”在中国开展巡讲,意义有哪些?
郎锦义:未来肿瘤、疾病的治疗趋势就是逐渐进入微创或者无创治疗。放射治疗是依托射线、电脑和影像,在分子影像中切除肿瘤,是一个要求非常高的治疗手段。这就要求放射治疗医生需要有非常全面的知识,既要懂医学,又要懂物理,对医生技术要求也非常高。
“Best of ASTRO”会议,每年通过从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学会(ASTRO)收录报告中遴选出最受好评、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由专家进行回顾点评,并在大会上展开深度讨论,是放射治疗界的顶级会议。过去只在墨西哥和印度召开。我国的放射治疗医生有1.5万多人,可是能参加“Best of ASTRO”会议的人员最多只有100人。
2015年,我与美国ASTRO取得联系,并把ASTRO年会成果引进了中国。同时结合我国实际,组织了一批中国的专家解读会议成果,并将其分享给我国的放射治疗医生。
“Best of ASTRO”在中国开展巡讲,有利于加强我国放射治疗医生的专业技术,提高我国放射治疗技术,让我们国家的病人也能享有国际水平的治疗。而且今年的“Best of ASTRO”会议特地将巡讲增加到五个城市,基本上覆盖了我国的全部区域。这对我国放射肿瘤治疗学和放射肿瘤物理学的发展又起到了一次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培养更多的一线医生,有利于分级医疗,让一部分技术往下走。
四川放射治疗技术走在西部前列
记者:您提到放射治疗近年来发展非常快,我国、我省发展情况如何呢?
郎锦义:在去年的“Best of ASTRO”年会上,几十个研究结果中,中国占了10个。其中也有四川省肿瘤医院专家的研究成果,这说明我们国家、我们省,在放射治疗前沿水平上与国际水平接近了。而在医疗设备上,上海重离子治疗中心的建成,使我们国家有了在设备和技术上完全媲美美国先进设备的医院。
这是“Best of ASTRO”巡讲第二次在四川开展了,得益于此,四川的放射治疗水平走在了西部前列,使得我省放射肿瘤治疗基本可以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比如,我省的鼻咽癌治疗水平是世界级水平。近年来,四川也开始构建亚太地区放射治疗团队,有利于四川在整个专业的提高。硬件方面,四川省肿瘤医院作为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受省政府委托,在天府新区打造西部质子放射中心,它的建成也将使我省放射医疗在硬件上走在全国前列。但是我省的整体放射治疗水平上,还存在地域差异较大、基础医生技术参差不齐等情况,还需要把放射治疗技术进行了细化、手段分级,建立流程、加强人员培训等。
基层医生培养至关重要
记者:我国在肿瘤治疗上,与欧美等国还有一些差距,您认为差距主要在哪?应该如何着手提高?
郎锦义:在世界放射治疗界,欧美具有最强的放射技术,而美国拥有全球最好的技术。癌症诊断方面他们可以做到早发现率70%以上。与他们相比,我国的很多大医院的技术、设备并不比国外差,差距主要还是在于规范化低、缺少高技术培训、早诊早治率低等方面。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很多医院虽然重视设备的更新,可是人员培养却跟不上,缺少“司机”。所以,人员培养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引进“Best of ASTRO”巡讲的初衷:加强我国的医务人员能力。今年6月,我们还将进行欧洲放射物理质量控制的培训,这同样也是为了提高医生技术水平。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还要加快培育基层医生的首诊能力,我国的癌症治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早诊早治,早诊早治对很多癌症有很高的治愈率。但是由于癌症病症的复杂性,基层医生无法作出诊断。目前,我们正与中国癌症基金协会携手着力提高乡村医生和县级医生肿瘤知识,让基层的医务工作者能初步诊断出早期的癌症,并且知道肿瘤治疗要放在哪一级治疗。接下来,省肿瘤医院还将牵头开展针对我省基层医生的“万名基层医生培训计划”,提高基层医生的癌症知识,培养基层医生首诊能力。另外,提升癌症治愈力不能光靠学术团队和协会推动,还需要政府、社会机构共同来推动。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