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施四川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来,成都分院围绕“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和“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两大重点计划开展工作,建立了分院各部门、各研究所及参与单位形成的联动工作体系、运行机制和科学探究、科普演讲、科技巡展、基地参观、科学传播“五位一体”的科普教育平台,推动科普工作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地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一些特色,取得显著工作成效,并荣获国家《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十二五”先进集体称号。
成都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办公室:
我们探索了以“互联网+成都科普”新路子,成都市被确定为全国科普信息化试点单位。下一步,我们还要围绕深化改革开放、聚力创新发展,加入推动转型强服务、拓展上台阶,大踏步推进科普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大力度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现代科普传播体系,以大协作大联合提升“四个服务”水平(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强化科普传播支撑、垒高科学素质基石。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自2007年省科技厅与省委宣传部、省科协联合开展省级科普基地认定以来,已认定发布了9批次138个省级科普基地,成为我省开展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宣传载体和公众参与平台。
巴中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
2016年3月,巴中市纲要办动员组织37个成员单位、46个农技协、148名农村科普专家,聚焦2016年全市9.1万人脱贫、215个贫困村销号的目标,深入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园区、协会(基地)中,围绕农民生产技能素质、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技术需求,设施农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贫困村产业发展和贫困户科技服务需求进行调研,确定加强科普服务有效供给,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集中连片建设高产高效特色农业、生态养殖、休闲农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