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丹棱文旅热度一路飙升。从老峨山到大雅堂博物馆,从顺龙乡幸福古村到桔香稻田……丹棱县以丰富多元的文旅体验,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近日,笔者驱车驶入长秋山旅游公路,山间云雾缭绕,田埂上野花摇曳,漫山遍野的“金果果”散发着甜蜜的味道。在这条蜿蜒巨龙的串联下,幸福古村、万亩茶园、老峨山等,合奏出一曲春之韵。
崭新的道路方便了游客,更方便了当地果农,李维俊便是其中一位。“正值丹棱晚熟柑橘不知火上市,来自驾、骑行的游客越来越多,我家的果子也卖得越来越好。”
载着满满一箱柑橘,游客李银萍一家来到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幸福古村。刚一下车,李银萍的女儿于昔瑾便朝着“幸福客厅”跑去,那里有一座“青苔科普馆”等着她去探索。
“‘青苔科普馆’是我们全新打造的亲子研学基地,馆内不仅保存着古村常见的数十种青苔,还有许多其他地区的品种。游客可以观察到青苔的培育、生长过程,小朋友在这里可以发现,小小的青苔也有很多奥秘。”幸福古村运营负责人杨浏洋介绍。
走出青苔科普馆,穿过果林,拾级而上,推开一道虚掩的木门,“小院咖啡”馆到了。研磨、预热、注水、搅拌、过滤……空气中飘着阵阵咖啡香,咖啡师罗科婷正在操作间忙碌着。能在家门口做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罗科婷十分满意。
再往村里走,是同样在古村原有建筑基础上重新设计改造的“幸福书坊”。作为村里的一处复合型公共文化空间,这里不仅供游客阅读、品茗,还不定时有艺术展览、文化沙龙、书法文创等活动。
“通过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吸引更多目光投向幸福古村,这为丹棱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开拓了新思路,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和发展空间。”杨浏洋介绍,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这些“乡创客”带动当地业态不断延伸,也推动了丹棱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幸福古村一路向西,张场镇的万亩茶园映入眼帘,漫山遍野的茶树已长满新芽。采茶人灵巧的双手在茶树间上下飞舞,一捏一提,将采摘下的鲜嫩茶芽放入竹篓。在茶农的带领下,游客还能换上装备,走进茶园,变身采茶人,体验春日采茶的快乐。
离开茶园来到丹棱老峨山。山道旁,千年古树舒展虬枝,舍身崖下云海翻涌,澄怀湖的碧波倒映着新绿的垂柳。高空玻璃桥,体验惊险刺激的丛林探险……各种项目满足着游客不同需求。
春日的丹棱,不仅有花海与绿意的视觉盛宴,更呈现着文化与产业的双向奔赴。丹棱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清明假期,丹棱县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4.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