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摘掉“贫困帽子”有绝招

2017-01-20 17:08 (任然 本报通讯员 邱海鹰) 884 点击

刚刚过去的2016年,在四川省首批5个脱贫“摘帽”县市中,广安华蓥市名列其上。这个地处革命老区华蓥山中部的贫困县市,脱贫难度大、时间紧、任务艰,为何能顺利攻坚脱贫?华蓥市各级干部笑着诉“苦”:“压力山大呀!”

层层施高压

责任落实到人

近日,笔者来到华蓥市天池镇伍家坳村。村民谢光玉老人的家门口挂着一块大红牌子,格外显眼。这块大约两尺见方的牌子上,贫困户精准扶贫信息一目了然。谢光玉老人说:“这是市里制作的‘精准扶贫对象帮扶告示牌’,不仅我看得懂,外人也一目了然,有了这个,想做假活路就没门了!如果做不好,还要受惩罚。”

“不只是有牌牌儿,”一位驻村“第一书记”告诉笔者,“每个村口还有一个电子屏,每天滚动显示村情民情、致贫原因、脱贫规划、扶贫政策、帮扶措施、脱贫成效等内容,每月都要更新,哪个都看得到,哪个敢不使劲儿干?”

除了落实脱贫惠民政策以外,华蓥市委、市政府还不断施高压:下军令状,开誓师会,文件化细分职责……据统计,仅2016年,华蓥市召开“四大家”领导及市级机关、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脱贫攻坚专题会议达32次,出台相关文件120多号次。

追责与奖励

全部兑现

“不仅做到定人、定责,还要定时、定查来评估是否完成,完成得好坏,再予以奖励和追责,这才是一个完整的闭合机制。”华蓥市委书记肖伟华说。

首先是“自查”,坚持每月一自评,组建了13个自查评估工作组,每月对拟退出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开展自查评估,对照标准“找茬挑刺”;然后是“互相查”,13个乡镇(街道)随机交叉检查,既交流经验、又比学赶超;同时还有“领导查”,实行市纪委书记、市委组织部长“双组长”督查制,对脱贫攻坚任务特别是重点工程任务实行周督查、周通报、月考核,点名道姓、揭短亮丑。

关于追责,也有硬标准和考核机制。对个人履职不到位的,给予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扣发年度绩效考核奖等处理,并视情节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对工作滞后的乡镇(街道)、帮扶部门连带考核、连带追责,并在市电视台设立脱贫攻坚先锋榜和曝光台。

有罚更有奖。不只奖钱,还有重用提拔。奖励规定中明确说明,对脱贫攻坚工作表现优秀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

发展特色产业

壮大集体经济

在所有的脱贫措施当中,发展产业是最长效、最根本的脱贫路子。华蓥市将贫困户纳入现代产业链条之中,让贫困户更多分享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从而推动脱贫攻坚由救助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葡萄、花卉、蜜梨是华蓥的三大特色产业,华蓥市采取“农业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连片发展三大产业近6666.7公顷,并通过土地入股分红、劳务服务、反租倒包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周边贫困户实现户均年增收9000元以上。此外,鼓励种养大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合作协议,免费向贫困户提供优良品种,依协议价或者市场价全数回购。庭院经济也成为产业脱贫的有效方式之一,华蓥市量身定制庭院经济发展规划,让贫困户实现增收。值得一提的,华蓥市还采取了“村集体公司+贫困户”模式,在贫困村成立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司,将村内闲置资产以入股形式交由村集体统一管理。同时,还通过推进资源资产化,让贫困户分享资产收益。

为发展壮大贫困村的集体经济,达到贫困村人均6元以上的标准,华蓥市将本级脱贫攻坚专项预算从3000万元追加至8000万元。目前,全市25个贫困村均有集体经济收入,其中6个2016年整体“摘帽”的贫困村,集体经济人均年收入20元,超过省脱贫标准,贫困对象人均年纯收入达5700元。

下一步,华蓥市将整合扶贫资金1000万元,重点解决部分已脱贫对象的后续保障与产业发展问题,确保持续增收奔小康。 (任然 本报通讯员 邱海鹰)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微力量】一封求助信 让贫困山区孩子寒假不寂寞

本报讯 近日,当泸州红星志愿者协会的一辆载着500册图书的爱心车缓缓驶入泸县福集镇清华村渔箭村小操场时,在此等候了1个多小时的老师和学生马上就围了上来,搬的搬,抬的抬,有的学生见一撂书已经散开,更是迫不及待地拿起书就翻看了起来,连连说:“这回我们有新书看了,这个寒假我们不寂寞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