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省级贫困村——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天台村的山坡田块上,挖穴、扶苗、夯土、浇水……纳溪区机关干部春季植树活动现场人头攒头,一派繁忙。今年,该区春季植树没有大规模种植常青绿化树,而是为贫困村种植经果树。
得知区上的党员干部到天台村为贫困群众种血橙,村里的一部分贫困户也主动加入到植树活动中,看到一行行血橙苗直立在田间地头时,他们露出了笑容。
据悉,天台村地处纳溪偏远山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村里无增收产业是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在脱贫攻坚中,纳溪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行“输血”+“造血” 式帮扶,把涉农项目重点向贫困村倾斜,进一步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镇上根据天台村外出务工村民多,闲置土地较多等特点,采取‘公司+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等模式,规划建设万米花果长廊,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丰乐镇党委书记易祖奇说,有林业项目的支撑,有经果林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支持,天台村花果基地今年可以初具规模。目前,仅依托经果林项目,天台村已发展种植桢楠和香樟等珍稀树木3000多亩,种植蜂糖李200亩、晚熟血橙550亩。据悉,2017年,纳溪区将完成新建竹林和珍稀树木基地1.5万亩,低产林改造3.7万亩,建设经果林0.52万亩,全区林业项目10个贫困村就占30%。
“晚熟血橙8号,是省农科院培育的新品种,只要管理能跟上,晚熟血橙4年时间就能挂果,市场价格每公斤达10元以上。”在种植现场,天台村第一支部书记黄波一边植树一边为贫困户算增收帐,“血橙和蜂糖李,按照每亩最低2000公斤,每公斤10元计算,投产后,总产值可达1500万元左右。”(向育凯 本报通讯员 金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