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院研发出世界首个一氧化碳小分子药物

2017-04-26 08:59 (宋雅婷) 2268 点击

硝酸甘油的出现使得一氧化氮(NO)在心脏治疗方面被广泛应用,硝酸甘油作为心梗急救的一线用药,每年救治上万个病人,而作为同样重要的内源性气体分子一氧化碳(CO),却由于给药困难一直无法得到应用。日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转化神经科学中心、麻醉与危重急救研究室柯博文与周诚副研究员目前成功开发了全世界第一个一氧化碳小分子药物 ,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Angew.Chem.Int.Ed.》,该药或对于心肺复苏、结肠炎、肿瘤的治疗等有明显作用。

世界第一个一氧化碳小分子药物

打开了气体药物开发的创新大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转化神经科学中心、麻醉与危重急救研究室柯博文介绍,一氧化碳的重要性绝对与一氧化氮可以媲美,这个气体分子已被研究证明具有多种重要生理作用和潜在药理活性,如抗炎、抗菌、抗肿瘤以及显著提高器官移植中受体的存活率等。然而,一氧化碳气体的输送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如剂量控制、靶向输送、病人肺功能的个体差异性等使得一氧化碳气体的临床转化异常困难,而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利用“Click Chemistry”分子内反应实现药物一氧化碳可控释放的设计,并成功开发了全世界第一个一氧化碳前药。

柯博文介绍,“前药”是指该药本身不起作用,但是到了体内会释放出另外一个分子,而这个分子则是对疾病产生作用。柯博文说,过去也有很多人都在做关于一氧化碳用药的研究,但是都没有成功,而在大多普通人心里,提起一氧化碳首先想到的则是“中毒”。“其实人的身体里面每天都会产生十毫升左右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人体内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可以说是颠覆了我们普通人对一氧化碳的认识。”

柯博文表示,很久之前,已经有人研究发现,在吸烟人群里面,结肠炎预后变得更好,发病率更低,原因就是因为吸烟提高一氧化碳在人体内的水平,从而可能对疾病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为什么一氧化碳没有像一氧化氮一样被广泛应用?因为一氧化碳气体的输送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比如剂量的控制、精准的靶向输送、病人肺功能个体差异,都是一氧化碳气体临床转化的瓶颈所在。

“所以从科学性角度来讲,我们不是做了一个发现,而是解决了一个问题。过去大家都知道一氧化碳有用,却不知道怎么用,而我们解决的就是这关键的技术问题。”柯博文说。

已在四个动物模型上实验

对结肠炎、心肺复苏、败血症和化疗心脏毒性有治疗和保护作用

目前,课题组已经在四个动物模型上得到验证,一氧化碳前药对于包括心肺复苏、结肠炎、肿瘤疾病、败血症都有很好的效果。“在小鼠结肠炎模型中,药物表现出极强的抗炎活性和显著的治疗效果,释放的一氧化碳能明显提高结肠炎小鼠的生存率。”柯博文说,除了把一氧化碳做成药物以外,他们还解决了如何控制一氧化碳的释放速度。“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度,其速度可以是几分钟,几个小时甚至几天。解决了释放速度的问题,就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不同适应症,来针对性解决疾病的问题。”简单来说,假如患者是慢性炎症,需要很慢的释放,就控制到他需要的速度;而如果是结肠炎,需要每天给药,可以控制到几个小时来释放。

研究8年、试验4000余次

“这只是刚刚开始”

柯博文介绍,该项目是与美国一所大学共同研究的。他从2009年到美国之后开始课题研究,2013年回国之后,项目继续在华西医院进行。“所有的药物,在动物身上有效,但是到人体上不一定有效,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现在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之后到临床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8年时间,4000余次不停的试验,才有了今天的成果。柯博文说,为了实验不同成分的物质是否真的会产生一氧化碳,他曾经做了一个最简单的实验:用一个一氧化碳报警器,将大型烧杯同时罩住试验试管和报警器,“报警器响了,我们就知道有一氧化碳。”和数以千计的物质“八年抗战”,柯博文说,很难,但也很有趣,因为很多方法都是全新的。“我希望有一天该药能用到病人身上,去治疗更多的人,让它真正意义的从‘毒药’变成良药。”那么,该药多久可以用于临床呢?柯博文说,下一步,一氧化碳小分子药将会进入临床试验,“有的药物在动物实验上有效,但临床试验的效果可能会不一样。”柯博文说,这仍需要进一步更多的试验和长时间的等待。(宋雅婷)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天舟一号”四月首飞,揭秘飞船里的秘密

在2016年相继完成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试验、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后,4月中下旬,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开展货物运输补给、推进剂在轨补加、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多项关键技术试验。此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的收官之战,对于空间站工程后续任务顺利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胜利完成“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任务,为空间站建设任务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