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巴中市南江县天气持续高温,各乡镇旱情严重影响了农产业质量,且加剧了病虫害发生。为帮助种植户有效应对旱情,切实减轻灾害损失,南江县教科体局积极组织“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专家、科技特派员开展线上线下服务。
线上把脉问诊 开处方
因最近高温不断,关门镇长田坎村村民蒲文双家种植的核桃出现了烂果,果面生褐色小斑点,边缘不明显,成片变黑深达果肉,致整个核桃及核仁全部变黑或腐烂脱落。成熟果实染病后,局限在外果皮,后波及到中果皮,致果皮病部脱落,内果皮外露。核桃树叶片染病后,在叶脉上现近圆形或多角形小褐斑,扩展后相互愈合,病斑外围生水渍状晕圈,少数穿孔,病叶皱缩畸形。蒲文双在“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向专家求助,“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分诊专家开展线上问诊,并及时反馈处理意见:“这是典型的核桃黑斑病和炭蛆病混合发生,发病后遇高温高湿天气传染速度快,会严重危害果实,造成减产。防治办法:一是落叶后用石硫合剂满园喷杀,萌芽后用波尔多液喷雾。二是用农用链霉素喷雾进行喷杀。”
据悉, 8月以来,“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专家线上解决因干旱导致的病虫害咨询信息100余条,大大减少了农户在产业上的损失。
线下技术指导 保产业
“水源条件好的茶园应在清晨、傍晚采用滴灌、喷灌、浇灌等进行适时灌溉,每隔2-3天灌溉一次;也可在茶树行间铺草覆盖,茶园覆盖物因地制宜,最好就地取材,可选用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污染的稻草、秸秆、杂草等物资覆盖茶树行间,覆盖厚度3-10厘米即可。当持续的高温干旱发生时,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向茶树蓬面喷施甲基水杨酸或油菜素内酯,可提高茶树对高温的耐受性。”在沙河镇金星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南江县科技特派员姚君,根据合作社实际情况,给出了以上抗旱建议。
线上线下同培训 保秋收
“待高温干旱基本缓解、茶园土壤湿润后,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恢复茶树长势:一是及时适度修剪。对于较轻或中度受害的茶树,可不予修剪,留枝养蓬;对于受害较重的茶树,宜按照“照顾多数、同园一致、宜轻不宜重”的原则适度修剪,及时剪去失去活力的受害部分。对表层枝叶枯死的茶树,可在枯死部位下1-2厘米左右进行修剪;对骨干枝受损的,需进行重修剪;对地上部遭受严重危害,难以恢复生机,但根颈以下仍正常的,可进行台刈处理。二是加强肥水管理。待茶树恢复生长、新芽萌发至1芽1-2叶后,成龄生产茶园每亩可施用10-20公斤复合肥(15-15-15);幼龄茶园每亩施用5-10公斤复合肥(15-15-15)。在茶树长势恢复之前不宜过多施用肥料。入冬前,每亩施用100-200公斤菜籽饼肥和5-10公斤尿素,混匀后开沟深施,沟深15-20厘米,促进根系向下生长。三是做好秋茶留养。受旱茶园无论是否修剪,秋茶均需要留养,以复壮树冠,为明年的春茶打好基础。但要注意防止出现嫩梢过冬现象,11月时应视情况考虑打顶控制,秋末茶树停止生长后茶芽尚嫩绿的,宜进行一次打顶或轻修剪。”科技特派员李名雍在红光镇柏山村茶园向种植大户讲授高温干旱后茶树恢复技术。
旱情后,为预防病虫害的危害降低后期生产损失,南江县教科体局积极组织“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专家、科技特派员在乡镇农技员、村社信息员队伍、南江科技等微信工作群广泛开展线上技术培训,力争做到有科技需求的受灾地全覆盖,乡镇主导产业科技需求全覆盖,全力做好抗旱救灾减损科技服务,减少后期生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