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眉山市洪雅县柳江镇两河村2022年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工人正忙着道路建设。


“我们是两河村的村民,之前这段路的路面不平,出行和生产建设都不方便。现在有了这个项目,我们都很高兴。”施工工人告诉记者,该项目将改建产业道路2.3公里,改建乡村道路1.27公里,整治梯形排灌渠1.85公里。
两河村以工代赈项目只是洪雅县创新举措,多方合力,打通乡村道路“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
在洪雅县中山镇桂花社区,9月下旬,围绕该社区曾沟路建设工程,召开了一场坝坝会,镇政府、社区、群众和建设公司纷纷表态,将多方合力建好这条路。
坝坝会,主持人抛出话题:“组道要安全,环境要美化。项目还没得,大家想哈法。”
党员群众表态:“我们村317户自愿投450个工,参与道路黑化。”
联系企业发言:“两新联百村,主要建材算我们企业的。”
桂花社区干部说:“我们成立项目监督管理组,当好安全员、组织员。”
镇政府相关股室表示:“技术支撑,沟通协调我们负责。”
……
主持人见火候已到,随即宣布:“这样啊,那就开干!”
据介绍,曾沟路建设工程长1.39公里,宽4.5米,道路建成后,可以为当地300余户1200余名村民的出行和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路修好了,村民乐了。桂花社区村民李国秀感言:“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的,出行不方便,现在进行了改造,我们非常高兴。”
打通乡村道路“最后一公里”的同时,该县还采取创新举措,多方合力,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
今年,眉山市把“将200个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列为全市重点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医保待遇。今年7月,洪雅县第一批次被选中的村卫生室正式开展医保定点报销业务。

近日,在洪川镇桐梓岗村第一卫生站,前来就医的村民比较多,村民付加瑞便是其中一位。他一大早便来到卫生站购买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该卫生站执业助理医师付利芳告诉记者,今年医保政策加大了对基层医疗站的支持,市医保局把桐梓岗村卫生站纳入了门诊报账后,老百姓看病,特别是“两病”报账非常方便。
据了解,今年,洪雅县24个村卫生室被眉山市纳入了医保定点范围,可服务45000余名农村群众在定点村卫生室享受医保待遇。这些村卫生室被赋予独立的医保机构码和医保医师码,村民在村卫生室看病后可直接结算报销医疗费用。同时,县医保局部署专人上门指导,手把手讲授医保报销的操作方法,并免费提供电脑、打印机等配套设施。
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只是该县方便群众就医的举措之一。近年来,该县围绕“群众短期健康权益不受损、长远健康需求能满足”的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医疗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增强服务能力,做强县级医院、做精专科医院、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构建“县级医院+次中心+分院+村卫生室”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有序推进乡村医疗卫生资源归并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