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10月19日11点,眉山市青神县高台镇诸葛村准时响起了当日的主旋律歌曲,伴随着三轮车的匀速前行,动听的歌声响彻在村里的各个角落。
听到这样熟悉的音乐声,村民们便知道,又到了杨会长给村里老人送餐的时间了。
杨会长全名叫杨永东,今年70岁,曾任诸葛村村主任、支部书记,退休后担任村里的老协会长。现在,他有一个让大家更加熟悉、更加感动的新身份——义务送餐“骑手”。
去年6月,为有效解决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就餐问题,提升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诸葛村“两委”针对村上老年人逐渐增多的情况,将村里的闲置宅院改建成“长者食堂”,采取“政府搭台建设+本地乡厨负责运营”的方式,每餐只收取6元的成本。
诸葛村村主任马学兵介绍,目前,诸葛村有2778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680多人,青壮年外出务工居多,大部分老人独居在家,生活存在不便,长者食堂的出现,让他们笑开了颜。
身体健康的老人可以选择到食堂就餐,那行动不便的老人怎么办?
“闲是闲不住的,让我来!”这时,有着47年党龄的杨永东站了出来,主动申请为全村独居、残疾老人提供免费送餐上门服务,成为一名义务送餐“骑手”。
每天上午11点和下午17点,带着食堂精心准备的饭菜,杨永东按时出发。他每天骑着电动三轮车送餐,熟练地行驶在村道上,把饭菜送到订餐的每一名独居、残疾老人家中。
自去年6月1日“长者食堂”启动以来,70岁的杨永东每天风雨无阻为老人送餐。
由于订餐且需要送餐服务的30余名老人分布在村里的各个方向,为了让老人们尽可能早地吃上热饭热菜,杨永东通过经验总结,找出了最佳送餐路线。尽管如此,送完一趟下来,已是一个半小时之后,累完忙完,他才开始用餐。
“杨会长年纪比我都大,还任劳任怨地送餐,真是让我们既感激又感动。”接过杨会长送来的饭菜,64岁的周怀英动情地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送餐,杨永东还关心、关爱着村里的老人。每天送餐到老人家里,他都要和独居老人聊几句,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生活上是否遇到什么困难。简单的事他就自己帮忙解决,大的问题就及时向村上反映,积极争取解决。
村里的独居老人严奶奶今年92岁了,因身体佝偻,不便远行,活动范围就在家附近。她种的小葱、青豆、芋头等小菜也没法带出去售卖,杨永东送餐时,就会帮着拿去卖,下次再把菜钱和老人需要的一些日用品一并带过来。
“饭煮软一点,菜少盐不放辣椒。”10月19日当天,赶上食堂的乡厨有事,杨永东立马叫上了妻子一起来帮忙,根据老人们的忌口和喜好准备午饭,准时将饭菜送到各个老人家中。
杨永东说,他很高兴在年老的时候,还能发挥余热,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老人们对他的信任和肯定,就是他最大的收获。
“老有所为就是我的老有所乐,我愿意一直给老人们送餐,直到我走不动的那天。”杨永东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