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成都自然博物馆开启穿越亿万年的时光之旅

2022-12-02 16:38 李宇欣 1367 点击

成都自然博物馆  吕国应 摄

对于喜欢恐龙的市民而言,如果家门口的博物馆收藏了琳琅满目的恐龙化石,那将成为一个不可错过的打卡地。11月23日,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开馆试运行。倍受期待的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有哪些亮点?三大馆藏“明星”——合川马门溪龙、隆昌铁陨石、大竹重庆鱼,又有什么背后的故事?一起去看看吧。

大竹重庆鱼

隆昌铁陨石

西南地区建筑体量最大的自然博物馆,藏品6万余件

据介绍,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的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的陈列室,其原本的功能是成都理工大学教学实习和收藏保管标本的一个空间。1962年,该陈列室升级为成都地质学院陈列馆;1986年,成都地质学院陈列馆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博物馆;2001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

最新的这次改扩建,不但扩大了建筑规模,也补充了生物类展品——总建筑面积约50641平方米,是西南地区建筑体量最大的自然博物馆,同时馆内拥有矿物、岩石、矿产、宝玉石、古生物以及现生动植物标本6万余件,成功完成了由高校博物馆向公共博物馆的转变。

博物馆外形酷似雪山,到了晚上,整个建筑亮起灯,宛如城市中的点点繁星。据介绍,为打造当前所呈现的外形,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地上主体结构为钢结构,屋面结构为焊接球网架结构,而钢结构主体工程造型复杂多面,施工难度大、精度要求也很高。为实现这种复杂的大跨度异形建筑结构,同时兼顾美观、大方的建筑形态,施工中还利用了3D打印技术,建筑外壳和穿孔石材幕墙均运用了该项技术。

此外,在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中还融合了丰富的四川元素——“蜀山”“蜀道”“蜀水”,主馆建筑由六个山峰岩石造型的单体组成,以此致敬蜀山;而六个单体之间通过人行栈道和天桥长廊连接,蜿蜒盘旋极具蜀道意境。

合川马门溪龙

闻名世界的中国恐龙重新“站”起来

走进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大厅,正中央区域是一个全3D浮雕模型的四川省地形沙盘,整个四川省的地形地貌以及成都的位置一览无余。一抬头,大厅上空还悬挂着六只形态各异的翼龙。

围绕“认识地球家园,探索自然奥秘”的主题,博物馆设有“地质环境”“矿产资源”“龙行川渝”“恐龙探秘”“生命探源”“缤纷生命”6个常设展厅和2个临时展厅。

恐龙可以说是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最大看点之一,而合川马门溪龙化石无疑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了。

合川马门溪龙是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中国恐龙,亚洲完整恐龙化石中的最大者,长约24米,拥有不可撼动的“江湖地位”。成都理工大学新校标上的恐龙形象,也来源于此。

1957年, 四川省石油勘探队在今天的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附近发现巨大的马门溪龙化石,由四川省博物馆进行挖掘。后经过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等人的研究,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标本存放在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

2021年,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对合川马门溪龙化石进行了“体检”,并针对其出现的化石骨骼断裂、钢支架锈蚀、姿态不够准确等“病症”开启大修。

作为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合川马门溪龙标本的修复工程量巨大,期间可能需要参考其他蜥脚类恐龙的“长法”。所以,每根骨头都有该去的地方,也有专属的编号。同时,出于清洁、保养和观赏的考虑,其中的一些骨头化石需要再刷一些涂料。

据介绍,要让合川马门溪龙“站起来”,修复师们把每一根颈椎背椎腰椎股骨胫骨趾骨都钻上孔,给每一根骨头眼儿里穿上铁丝。不同型号的骨头,配上不同规格的铁丝或钢钉、钢条。在把巨大无比的合川马门溪龙一块一块搭起来之前,修复师还要先给自己和恐龙化石焊一个又高大又坚固的钢架。然后,把恐龙局部往上垒,固定成型,恐龙就逐渐变成游客能看懂的样子了。

经过为期两年的修复,合川马门溪龙终于在距其生活年代1.5亿年后,再现风采。

一块陨石一条鱼也是不可错过的两大看点

除了恐龙化石外,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还有另外两件“镇馆之宝”。一个是位于一层展厅的“隆昌铁陨石”,它于明朝年间陨落到内江市隆昌县城西北郊,公元1761年被人挖掘出来,1972年被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收藏,是难得一见的铁陨石。

另一个则是“大竹重庆鱼”,放置于三层的“生命探源厅”,这具大型鱼化石保存完整,身体饱满,头、尾、鳍等各个部位均清晰可见,形态栩栩如生,鳍立体完整的形态和大个体堪称“中国之最”。

其实,馆内值得打卡的地方还不止这些。探班员发现,大厅右侧的直梯上标注了每一个楼层的展厅和主要展览的主题,游客可以明确找到自己最想去的地方,不用担心花费太多时间去寻找展厅位置。

除了藏品丰富,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内还加入了许多先进的科技——AR技术、全息技术、4D影院等,观展时的互动体验充满科技感。比如巨型马门溪龙雕塑复原模型,通过数字触控显示技术,模型外部会随着光影效果,呈现出骨骼、血管、内脏等器官。触控按钮后,不仅可以控制恐龙的呼吸,观察其器官的运行,还可以体验虚拟投喂等。据探班员观察,几乎每个展厅都有VR互动体验装置,在小朋友们喜欢的昆虫展上,就可以通过VR视角直观感受昆虫眼中的自己。

恐龙、陨石、标本……走进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仿佛走进了一个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神奇世界,可以通过每一件展品探索地球与宇宙的奥秘,了解世界的丰富与奇妙,开启一场穿越亿万年的时光旅行。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成都理工大学提供)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走进崇州市罨画池博物馆 共赴一场诗意之旅

罨画池陆游祠每当听人感叹“想不到在四川还能看到跟江南水乡相似的迷人园林”时,不用猜,大多说的都是崇州市罨画池博物馆。这座唐宋衙署园林有着怎样独特之美?今天,跟随四川科技报探班员一起去看看吧。全国罕见的衙署园林崇州市罨画池博物馆由唐宋衙署园林罨画池、全国唯一的陆游纪念专祠陆游祠和成都地区仅存的完整古代文庙崇庆州文庙三组建筑群构成,是集园林、祠堂、庙宇于一体的古建筑群,格局甚为罕见。现存建筑大多重建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