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学员大家好,竹编有很多种编织方法,比如十字编织法、人字形编织法、六边形编织法......”8月18日晚,在眉山市青神县的中国竹艺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云华与圭亚那的40余名竹编学员在“云端”相聚,共享青神竹编的非遗之美。
此次活动是国际竹藤组织成员国竹资源培育与综合利用研修班系列活动之一。当天,圭亚那的学员们通过陈云华的网络直播教学,进行了线上交流学习,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感受了青神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深了对中国竹资源培育和综合利用经验、技术、模式的了解。
据了解,圭亚那位于南美洲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竹资源丰富。他们想通过此次培训,了解青神竹编的特色,学习和借鉴青神竹编产业的发展路径。
“本次授课主要讲了竹编的基础编织方法,我们从最简单的步骤教起,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线上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把青神竹编文化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云华介绍说。
一直以来,青神县潜心竹资源培育与综合利用发展,开发了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瓷胎竹编等25类、3000多种竹产品,远销欧美澳以及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海外市场的认可。
据了解,作为国际竹藤组织培训基地,青神县长期以来都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贡献着来自中国的竹资源利用方案和智慧。截至目前,青神已在中非、厄瓜多尔、肯尼亚、圭亚那等“一带一路”沿线竹产区国家建立非遗传习所60余个,通过国际培训班培训了来自50余个国家(地区)的1万余名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