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打造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极

——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三)

2022-10-10 14:39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眉灵 1983 点击
天府国际机场投运,与双流国际机场实现“两场一体”运营,今年前8月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一。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郝飞 摄
 
9月28日,满载50柜集装箱的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奔向莫斯科。当天,成都国际班列单日开行量超30列、柜量超2500标箱,两项数据均刷新单日纪录。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钢铁驼队”源源不断地将货物从四川发往全球。
 
“空中丝绸之路”同样繁忙。刚刚过去的国庆大假,成都再次跻身全国热门航线城市前十。在航空口岸的国际货站,平均每天有800多吨货物流转。成都双国际机场发力,“客货并举”的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加快打造。
 
从“蜀道难”到“蜀道通”再到“蜀道畅”,巴蜀儿女冲出盆地的千年梦想,在过去十年加速实现。十年来,四川公路里程增至39.9万公里,跃居全国第一;进出川大通道新增19条、达40条,国际航线数量新增75条、达131条,均几近翻番。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新时代对外开放事业进行系统战略谋划。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新定位,新作为,新成就。十年来,四川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着力打造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极。
 
蓝图绘到底,四川交通发生历史性巨变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国际(地区)航空口岸国际货站,“忙碌”是永恒的主题。每天,大量电脑、集成电路等精密电子产品发运到这里,再依靠通达的航空货运直达世界各地。
 
这些货物大多来自成都——在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英特尔、西门子、华为、京东方、富士康、戴尔等世界500强企业密集,贡献着全球近20%的笔记本电脑、70%的iPad平板电脑。
 
为全力确保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9月中上旬疫情期间,成都国际(地区)航空口岸国际货站装卸队组长杨宗仁和同事们,硬是在货站会议室睡了20多天的地铺。
 
地处内陆,却影响世界,杨宗仁们是今日开放四川的一个缩影。变化,源自新时代赋予四川的新定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做出实施“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起点的四川,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
 
不靠海、不沿边,如何成为开放“桥头堡”?四川响亮作答:交通先行!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构建畅通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强力推进以立体交通为重点的开放大通道建设;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进一步强调,以交通强省建设为引领,坚持“铁公水空”全面发力,打造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极。
 
十年来,一张蓝图绘到底,四川交通发生历史性巨变——
 
铁路历史突破,普速铁路由线成网,高速铁路从无到有,东向、南向、北向均有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建成或在建,西向世纪性战略工程川藏铁路全面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落地,最近出海货运新通道打通在即;
 
公路跨越发展,全省公路总里程新增10.6万公里,跃居全国第一,高速公路通达全省所有市州,通车里程翻番,居全国第三,“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全面实现,客运覆盖所有乡镇和建制村;水路振兴复苏,嘉陵江(川境段)全线复航,嘉陵江上港口至重庆均开辟了集装箱航运线路,宜宾港、泸州港、乐山港“三港整合”一体化发展,通江达海的内河航运体系基本形成;航空体系更优,天府国际机场投运,与双流国际机场实现“两场一体”运营,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后我国内地第3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今年前8月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一;成都航空枢纽国际(地区)航线居中西部第一;全省民用运输机场增至16个,居全国第三。
 
汽车开到村寨,高速攀上雪域高原,列车开进凉山腹地,航线通达世界各方……天地互联、内联外畅的新“蜀道”已然织就,四川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阔步迈入建设交通强省、打造全国“交通极”的新阶段。
 
超常规举措,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由“补欠账”到“促发展”

  2046亿元!2021年,四川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完成投资量突破历史,首次迈上2000亿元台阶,相比于十年前翻了一番。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四川综合交通投资高达2.7万亿元。历史性的巨额投资,推动四川交通加速巨变,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不少业内人士感叹: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四川交通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成效最明显的十年。一个个“最”字,凸显出四川全力突破交通瓶颈,以超常规举措,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实现由“补欠账”到“促发展”、服务水平由“保基本”到“上档次”的重大转变。
  
重大转变,源自高标准谋划。
  
2011年,事关未来五年交通发展的专项规划首次以“综合交通”命名,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第一次放在一张图上进行综合布局和谋划。
  
十年来,这张“网”的线路越来越多。从“八射三联”综合运输大通道到“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为服务国家开放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通“大动脉”,连通“大市场”。
  
十年来,这张“网”的留白越来越少。路网间的空白处不断新增描线,公路与铁路,铁路与航空、与水路之间的衔接更加密切,越来越多的综合交通枢纽、进港铁路、空铁联运项目涌现。
  
重大转变,源自构建大枢纽。
  
航空是四川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关键。过去十年,四川全力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不断拓展洲际10小时航程圈和亚洲5小时航程圈。
  
天府国际机场全力打造“五进五出”航班波,中转率迅速提升;双流国际机场加速布局国际货运航线和网络。今年前8月,成都航空枢纽的旅客吞吐量、航班架次居全国城市第一名,成都航空口岸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62.9%,一个新的开放门户正在显现。
  
重大转变,源自打通大动脉。
  
9月底,四川境内3条铁路建设同时传来喜讯:时速350公里成达万高铁全线开工建设;时速350公里西渝高铁安康至重庆段初步设计获批,具备全面开工建设条件;世纪性战略工程川藏铁路引入成都枢纽天府至朝阳湖段初步设计获批。
  
铁路是我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瓶颈制约,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四川聚力冲破阻滞开放发展的“动脉血栓”,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尽快上马,新开工高速铁路里程占当前高铁运营里程的80%以上,全面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构建起至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8小时,至周边省会城市1—4小时快速交通圈。
 
重大转变,源自畅通微循环。
  
正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大桥图片在四川展区展出。大桥变天堑为通途,让高速公路成功通达甘孜州。今年9月5日,泸定地震发生后,大批救援车辆通过这座大桥,第一时间直抵震中磨西,开展抢险救援。
  
2012年,雅西高速成功跨越“50公里1500米海拔差”来到攀西高原,成为四川首条盆周山区高速公路。此后十年间,雅康、汶马、久马、乐西等山区高速公路陆续建成及开建,高速公路通达四川所有市州,偏远地区、民族地区架设起致富通道,和成都平原快捷相连,同频共振。
  
路网“毛细血管”进一步畅通。四川公路通达最小的行政单元,让所有建制村连接四通八达的路网;乡村运输“金通工程”覆盖所有县,3870万农村群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
 
抢抓新机遇,全新的交通运输“极”呼之欲出

  今年1月29日,一列中欧班列鸣笛从成都开出,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拉响汽笛的司机仲俊斓,也是2013年首趟从成都发出中欧班列的首发司机。9年来,他眼中的中欧班列,“开行趟次越来越多,货物品种越来越丰富!”
  
不仅向北。4月8日,4趟国际班列从成都、自贡、广元、遂宁同时发车,带着一批批“川货”奔向世界,同一品牌的四川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首次实现全域多点齐发。
  
摊开地图,纵贯中国的3大物流通道——中欧国际班列西部通道、沿江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内陆腹地交汇。经由四川这个交汇点,可北向西向至欧洲,东向通江达海,南向至东南亚、东盟国家,一个全新的交通运输“极”呼之欲出。
  
从内陆省份到开放前沿,给四川带来的改变不仅体现在陆上。万里长空,也是四川走向开放的更大舞台。
  
6月,投运一个月的达州金垭机场,迎来直飞成都航线。不到1小时的“短”航程,以航线互联,其背后,是四川省内民用运输机场整合的深入推进。
  
四川有2个国际枢纽机场、14个支线机场,资源优势全国领先,机场整合的逻辑,是通过资源“一体化”配置、“一盘棋”运营管理,实现高效协同发展。省机场集团重点布局有效连通的支线网,加快打造以西昌、达州为主的省内次枢纽,开通省内环飞、串飞航线,以畅通省内大循环,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让支线机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今年3月,民航局发布《关于加快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指导意见》,将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明确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的双核枢纽之一。之后,四川、重庆两省市机场集团签署协议,开拓合作新空间,拟开通成渝中小机场间串飞、环飞航线,联合旅行社、航空公司等开发以成渝两地机场互为进出的航空旅行线路与产品,增强外循环的吸引力。
  
成渝“双圈”携手,中国民航“第四极”指日可待。
  
物流繁忙、客流兴旺,十年间,交通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有力改变了四川在全国交通版图中的地理位势,成渝地区上升为全国交通“四极”之一;物流枢纽和开放通道加快构建,开放四川的大路越走越宽。
  
看“人流”: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增至418对,稳居中西部第一;在川领事机构增至22家,成都成为上海和广州后的“领馆第三城”,对外交往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看“物流”:过去十年,四川货物进出口总额连续跨过6个千亿元台阶,从3700多亿元增到2021年的9500多亿元,今年将迈入“万亿”俱乐部,稳居中西部第一;航空货运年运输量由52.4万吨升至70万吨,双流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连续十年保持西南地区第一;从四川开出的中欧班列累计超过1万列,开行数量、运行频次、辐射范围以及运行时效均居全国前列。
  
看“资金流”:十年来累计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超过9万亿元,“投资西部、首选四川”已成为海内外投资者的共识;外商直接投资256.4亿美元,其中2021年达33.6亿美元,居全国十强、中西部第一。
  
千川江海阔,风好正扬帆。以交通“极”为支撑,四川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大力度推动开放建设加快成势,阔步迈向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四川谱写科技自立自强新篇章

10月7日,甘孜州稻城县境内,已完成全部313根天线立柱的子午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项目。该项目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重大设备之一。 吴俊伟 摄这是四川为世界贡献的三代核电优选方案:9月27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我国历经30多年研发而成的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核岛模型亮相四川展区,备受瞩目。这是四川为世界打开的超高能伽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