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县:护好八十里岷江碧水长流

2024-07-12 11:17 古良驹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1317 点击

7月2日,全省“行政河长+技术河长”经验推广暨汛期水质精准管控现场会在资阳市召开。现场公布了第二批四川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眉山市岷江(青神段)入选。

青神县境内八十里岷江脱颖而出,依靠的是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努力。

近年来,青神县树牢上游意识,扛起上游责任,践行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岷江流域水质保护。与此同时,青神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科学平衡“亲水”和“保护”,合理实施水环境治理、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系统治理工程,布局系列生态湿地,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护得碧水欢畅流

7月5日,在明媚的阳光下,岷江青神段宛如一条碧绿的绸带,轻轻地绕过青神县的怀抱。河面波光粼粼,清澈美丽。岸边,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与清澈的江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美丽画卷。

在岷江右岸,一群身穿制服的环保工作人员忙碌着。他们手持专业水质检测设备,沿着河岸逐一取样。只见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透明的采样瓶放入水中,获取水样,随后,迅速将水样带回实验室,进行详细的化学分析和数据比对。

实验室里,检测人员全神贯注地盯着仪器上的数据,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他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精密的仪器,对水样进行逐一检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终数据显示,岷江青神段水质优良,水质继续稳定保持Ⅱ类标准。

优良水质的背后,是青神县多年来的努力。

青神县,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境内“一江五河三十二溪流”纵横交错,水域面积达60平方公里。岷江(青神段)是历史上水路出川的必经之地。

为守护这一方碧水,青神县坚持全县“一盘棋”,有效完善机制——

八方来携手,实现“河长治”。青神县系统推进美丽河湖建设,设置县、乡、村三级河长180名,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推进“清河、护岸、净水、保水”行动,以实际行动推动“河长制”向“河长治”转变。2017年,青神县成立岷江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截至目前,县、乡、村三级河长累计巡河4.8万余次,共计发现并解决问题1900余个。不仅如此,青神县还与彭山区、东坡区、乐山市中区建立良好的联防联控机制,召开6次联席会议,开展5次联合巡河。同时,印发实施《青神县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考核办法》《青神县“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1—2025年)》,对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进行系统谋划。

保护有红线,生态有流量。青神县以“三条红线”管理为着力点和抓手,严格执行水资源总量和强度“双控”,扎实推进生态水量保障。在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中,完成饶滩水电站退出,岷江(青神段)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达到评测最高等次。

措施齐落实,治理有成效。青神县大力推进“三大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工程,先后投入6.8亿元完成雨污管网改造和11座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为遏制农业面源输入污染,构建了“县域大循环、主体小循环”的青神特色种养循环闭合体系,并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高效回收利用。加强工业企业水污染防治,持续对工业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和重点涉水企业开展监督性监测。建立清河长效机制,仅今年上半年,就转运处置漂浮物3000余吨。高质量完成179个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工作,落实以“测”促“治”,对流域35个点位进行月度监测。

持之以恒见实效,久久为功江水清。

通过多年努力,2023年,青神县城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6%,全县5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岷江青神保留区达标率保持100%,全县1个国考2个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均为100%,岷江出境断面悦来渡口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

“青神县的实践表明,只要下定决心、科学规划、严格监管、多措并举,就能守护好一方碧水,为长江上游的生态保护作出积极贡献。”青神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江水清万物生

青神县良好的水质,让青神县生物多样性得到更好地保护和发展。

为了加强水生态保护,青神县首先摸清水生生物底数,开展水生生物调查,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水生环境保护修复,新建367万平方米的湿地,并种植11个品种、100万余苗水生植物。同时,积极开展生态缓冲带建设,种植约150公里生态“绿带”,显著提升了水生态环境系统的自净能力。

这些努力带来的效果十分显著。水生环境品质不断提升,增加了对亲水生物的“磁吸力”。青神县建成了唤鱼公园、竹林湿地公园等7个大型亲水公园及40公里的城市环游竹林绿道,涵盖约5000亩生态湿地。自然岸线率达95.41%,调蓄能力达320万立方米,成功创建海绵城市建设省级示范县城,并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在流域内,记录到的淡水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多达63种,稀有鸟类如鹰鸮、凤头鹰、红嘴蓝鹊也纷纷现身。2023年发现,两种四川新记录凤尾藓,为小凤尾藓厄氏变种和广东凤尾藓。

“这些年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每年都来了好多鸟儿,几十年没见过的鸟儿也出现了。”一位市民开心地告诉记者。

如今在岷江河畔,时常可见数不清的鸟在岷江上空,时而在高空盘旋飞翔,时而在地面小憩觅食,与江面、绿洲、田园、村庄相互映衬,形成了一道壮丽的奇景。

据青神本地摄影爱好者介绍,全球仅存数量不足1000只,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鸟类的青头潜鸭,曾现身于岷江青神段。国际竹艺城景区、中岩景区也聚集诸如鹰鸮、凤头鹰和红嘴蓝鹊等各种珍稀鸟类。

激活发展新动能

一江碧水,不仅让万物繁盛,还激活了青神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有了一江碧水,青神县牢牢抓住东坡文化与岷江水文化的关联性,打造白天文化体验、精品研学、观光休闲、水上运动,晚上夜游岷江、赏萤、灯光水幕秀的“水经济”业态,开创水文化水经济融合发展新境界。

由此,岷江(青神段)因其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完备的亲水设施,成为周边群众节假日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带动“一江两岸”水经济,成功承办2023中国桨板公开赛暨桨板球公开赛等大型赛事,水上运动周共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超过5000万元。

因为岷江(青神段)良好水质与水域条件,今年4月,中国特技滑水队落户青神县。近日,特技滑水队主力队员徐露、熊音茵夺得2024亚洲尾波滑水系列赛(中国石家庄站)女子尾波冠、亚军。青神水上运动稳步走上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喜草木茂盛、温暖湿润水域的可视化生态指示物萤火虫大规模复苏,种类增加到12种,其中3种为珍稀品种,1种是以青神命名的“青神萤”,使青神县成为四川省规模最大的萤火虫生态区。

每年三四月,青神县的兰厂沟、古中岩、黄水凼、小三峡等地,常常能看到成群飞舞的萤火虫,如点点繁星般闪耀。这是独属于青神春夏的浪漫,让各地游客流连忘返。

借助这浪漫的萤火,青神县整合特色项目资源,打造萤火虫季丰富多彩的文旅节目。新模式、新体验、新空间,共同演绎着青神新时代文旅融合的发展成果——2022年,青神萤火虫曝光量超过1亿次;2023年成功举办的“萤火虫观萤季”,更让这座西南小城因萤火虫而再次扬名中外;今年3月20日至4月20日的青神赏萤季,在游客纷至沓来的同时,中央、省级媒体,以及大量自媒体纷纷到这里开展萤火虫直播。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用实际行动扛牢责任,努力建设长江生态共同体,守护好一江碧水。”青神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成南清凉地  有福老峨山

“盛世鼓舞、龙腾虎跃、猴王拜寿、汉服表演……”7月11日早上,在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民俗表演节目中,2024年老峨山六月六朝山会如期举行,这也为这场持续到8月底的文旅盛宴拉开了序幕。当天的朝山会活动从老峨山山门到金顶沿途都布置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有唢呐、舞龙等丹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还有书法、汉服等传统文化展示,也有“佛法供天”“青龙归来”等主题祈福仪式,而更让游客惊喜的是福墙集百福、开福气盲盒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