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走红网络

——看洪雅笃定前行的生态变迁

2022-09-15 17:29 蒲训训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1661 点击

近日,一段野生大熊猫“倒立撒尿”的视频在各大网络平台走红。视频中,一只野生大熊猫闯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洪雅县瓦屋山区域的实时监测系统画面,并在镜头前表演起了“倒立撒尿”,其呆萌可爱的模样及略显俏皮的高难度排便姿势,被网友戏称为“功夫熊猫”。

“功夫熊猫”引人关注的同时,大家也把目光再一次聚焦到眉山市洪雅县。

生态家园。张海英 摄    

洪雅县城 何泽琼 摄    

多年来,洪雅县坚持走“1+2”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加快建设“两山”转化示范县、绿色发展先行区,生态保护在该县得到长足的发展。“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该县成为现实。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是该县频受主流媒体关注的最好诠释,而这背后,是该县久久为功的生态变迁之路。

“七山两水一分田”,森林覆盖率高达72%,是人们对洪雅县的第一印象,独特的地形地貌及茂密的植被给了人遐想的空间。人们也毫不吝啬的给出了“绿海明珠”“天府花园”等赞誉之词,但这些美誉的背后,是几代洪雅人投身植树造林,守卫青山绿水、呵护蓝天净土,推进生态保护与自然修复工作,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的结果。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洪雅县森林覆盖率只有14%。1953年建立洪雅国有林管理所(现洪雅县国有林场)后,才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展荒山造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继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洪雅县设立了全省首家林场林科所,主要负责杉木、柳杉良种基地建设及其他林木病虫害防治等科研工作。随后多年,洪雅县国有林场积极与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始培育品质更优良、树种更丰富的林木种苗。

上世纪60年代,人们背树苗上山。洪雅县国有林场 供图    

时至今日,经过70年的接续奋斗,洪雅县累计人工造林50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保存下来的天然林达到80万余亩。2009年1月,洪雅县林场杉木柳杉良种基地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良种基地。目前,该基地的杉木3代种子园和木荷种子园建设工作正在推进,未来将为洪雅县提供品质更优良、树种更丰富的林木种子资源,造福于林业生态工程。

还绿于山,如今,洪雅县森林覆盖率已达72%,县域内青山隐隐、处处见绿,野生动植物数量也迎来了增长。数据统计,该县已有植物3900余种,其中包括中国特有属植物如珙桐、连香树等;有野生动物900余种,其中就有大熊猫、羚牛、林麝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且数量也整体呈现回升趋势。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报告》显示,在洪雅县境内,属大相岭山系的瓦屋山区域,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从第三次调查的4只增加到第四次调查的13只。2017年初,国家正式批复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将该县瓦屋山自然保护区、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等4个自然保护地有机整合划入国家公园,幅员面积512平方公里;2021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成立。

八面山柳杉种子园    

同样,在大力实施生态保护的同时,生态修复工作也在加快推进。

洪雅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早些年,该县曾是水电经济百强县,并在林区小水电中居于首位。如此“亮眼”的名次背后,却是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此为遵循,2017年,洪雅县关停拆除水电站46个,关闭矿山14家、矿硐52个。同时,拒绝一批“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入驻申请。对破坏生态环境坚决说“不”,一系列高压的政策让生态得以逐步修复。

国有林场目禅寺管护站林木。20220416唐磊  摄    

洪雅杉木种子园遗传评价研究    

治山也要治水。洪雅县境内有大小河流300余条。多年来,该县以污水处理厂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清河行动、水生态修复等为抓手,不断推动水生态建设和保护。得益于“治水”保护措施,横穿全境的青衣江常年保持二类水质。在省生态环境厅对外通报的县级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中,洪雅县常年名列前茅。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历经生态蜕变,依托强有力的生态保护及生态修复措施,洪雅县绿色产业迅速崛起。

在瓦屋山、玉屏山、七里坪等景区、度假区,森林康养、休闲度假声名鹊起。新晋网红景区——青杠坪·茶客空间也成了当下“沉浸式旅游”的代名词,“竹钢”点竹成金……这一切,都源自该县的发展本底——生态。

如今的洪雅县,全县森林面积200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超过72%。是“国家生态县”,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获得县,“中国宜居养生之都”……今年5月,全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县级碳汇管理局——洪雅县森林碳汇管理局挂牌成立,该县生态之路将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东坡区:抗旱保果抓秋管

前段时间,持续高温干旱,眉山市东坡区38.5万亩柑桔严重缺水,果树长势不仅受影响,而且出现不同程度的伤根、枯萎、日灼、掉果等现象。尤其是“爱媛”“春见”受强烈阳光曝晒后,多数果子灼伤,果皮变黄,质地变硬,瓤瓣失水,外观受影响,有的甚至失去食用价值。为减轻灾害损失,该区结合秋季果树管理特点,狠抓果树秋季管理,对症采取“四条”技术措施,全力保障水果稳产丰收。一是大抓“补水解渴”。该区积极引导各地果园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