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要论|总结好运用好“千万工程”的好做法好经验

2023-06-27 10:26 来源: 人民日报 3579 点击

总结好运用好“千万工程”的好做法好经验

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要系统总结、深入把握浙江“千万工程”的好做法好经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借鉴。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立足浙江省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的战略决策,在浙江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并以此为龙头,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年来,浙江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2018年9月,联合国将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授予浙江“千万工程”。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要求“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我们要系统总结、深入把握浙江“千万工程”的好做法好经验,更好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

“千万工程”的做法和成效

“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20年来,浙江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为人民群众所认可的成效。

坚持党建引领、党政主导。“千万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工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方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每年召开“千万工程”高规格现场会,省市县党政“一把手”参加。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强化奖惩激励。党政主导、各方协同、分级负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促进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年来,浙江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教育,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在工作中,把人居环境整治同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千万工程”。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奠定基础,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注入动力。

注重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在“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注重规划先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目前,浙江已经形成以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为基础的“1+4”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和阶段性工作任务,实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协调。

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制度。在“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一系列制度改革创新。建立全省统一的就业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形成河长制、路长制、湖长制、田长制等项目责任制,等等。这些体制机制创新,有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同规同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市域城乡同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国领先。

加大资金投入、调动市场力量。在“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浙江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市级财政配套补助、县级财政纳入年度预算,做到真金白银投入。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通过明晰生态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着力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鼓励企业打破行业壁垒、拓宽产业边界,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路带路,推动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休闲农业、农村电商、文化创意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带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鼓励基层探索、共建共享。在“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坚持鼓励基层创新,充分发挥各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各地出台乡村治理工作规范、村民说事监督规范、村民诚信指数评价规范等形式多样的制度,建设“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道德评议团”“百事服务团”等基层治理载体,创设“河小二”“池大爷”“塘大妈”等岗位,形成“幸福积分制”“垃圾分类积分制”等激励机制,涌现出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典型安吉县余村村、以“村企共建”著称的乐清市下山头村、以民宿著称的德清县仙潭村等各具特色的典型案例。正是在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基础上,浙江逐步健全乡村治理机制,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千万工程”的经验和启示

20年来,“千万工程”之所以取得突出成效,根本在于习近平同志的战略擘画和关怀指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总结“千万工程”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推进包括整治村庄环境、完善配套设施、节约使用资源、改善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素质、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在内的各项建设”。“千万工程”把改善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同时努力提升农民、发展农民,多年来同步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让乡村工匠、农村实用型人才不断成长起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要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坚守初心使命,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让农村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农民。

坚持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本世纪初,浙江农村乡镇企业迅猛发展,“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千万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引导农村地区变革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把整治村庄和经营村庄结合起来,把改善村容村貌与发展生产、富裕农民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迈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新路子,让万千村庄充满生机活力和特色魅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发展和环保、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抓好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

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千万工程”涉及城市与乡村、硬件与软件、技术与设施、观念与机制等多方面,需要进行整体设计。在习近平同志的亲自部署下,“千万工程”正式启动前就由当时的浙江省委农办牵头进行整体设计,指导全省各地工作。在此基础上,各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根据自身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条件、风俗文化等制定方案,推动建成万千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宜居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要围绕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激发乘数效应和化学反应,提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效力效能。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千万工程”是浙江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龙头工程,实施20年来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使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革,走出了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政策体系,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坚持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大家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当然,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认识和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看准了的要及时调整和完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浙江“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始终围绕总体目标,保持战略定力,一任接着一任干,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延伸整治范围、丰富整治内涵,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执笔:钱文荣)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7日 09 版)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人民观点|“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读者一起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精神要义,更加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编者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由文明而思民族,观过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