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广元市旺苍县白水镇快活村文化广场,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听村党支部书记宣讲新修订完善的村规民约。广场一侧的“红黑榜”上,一张张孝老爱亲模范照片格外醒目,而另一侧违规操办宴席的通报则时刻警示着村民,要遏制铺张浪费和不正之风,助力营造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的乡村环境。
近年来,旺苍县通过自治为本、法治为纲、德治为魂“三治融合”举措,破解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让秦巴山区乡村焕发新活力。2024年,全县“无事酒”发生率同比下降96%,“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不办”的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自治为本
群众“说事”定规矩
在国华镇古松村,红白理事会成员正忙着为村民李大哥的母亲筹备丧事。“按照村规民约,宴席控制在15桌以内,菜品不超过8个,烟酒不超过50元标准。”红白理事会会长杨洪强介绍,如今村里的红白事都由红白理事会全程监督,既节俭又不失礼数。
旺苍县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刚性约束”,在220个行政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吸纳500余名乡土人才参与管理。同时,创新推行“红黑榜”制度,对孝老爱亲、节俭办酒的村民进行“红榜”表彰,对违规操办者公开曝光。2024年,全县累计晒出“红榜”2800余人次、“黑榜”150余人次,96.7%的“黑榜”村民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完成“摘帽”。
“现在大家都盯着‘红黑榜’,谁也不想被通报批评。”嘉川镇灯塔村村民何勇说,如今村里“比发展、比文明、比卫生”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法治为纲
党员“带头”树新风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纪律作风建设,规范婚丧喜庆事宜管理,坚决防止和杜绝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等不正之风,旺苍县建立党员干部婚丧喜庆报备制度,出台《旺苍县严禁党员干部职工大操大办宴席的试行办法》,严格执行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相关规定。机关党员干部违规操办的严格按照党纪党规“顶格”处理,让机关党员干部在移风易俗专项治理中作表率;农村党员干部实行承诺制、报备制,让农村党员干部在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实践中带好头。
“党员干部带头,群众自然跟着学。”旺苍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县已有1.2万余名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通过“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全县形成了“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
德治为魂
文化“润心”聚合力
在双汇镇莲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别开生面的“家风故事会”热闹开讲。村民贺琼英深情讲述着自家故事,赢得阵阵掌声。
近年来,旺苍县深挖红色文化、贡茶文化等资源,打造“清风睦世”家风馆、红军城红色教育基地等阵地,开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好公婆 好媳妇”评选活动,累计评选先进典型9200余名。同时,依托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送戏下乡800余场;创作《背时的酒》等本土剧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文明新风。
“现在村里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大家的精神生活更充实了。”东河镇四新村村民王云双说,村里还建起了“文明积分超市”,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活动可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以用来兑换生活用品。
如今的旺苍乡村,文化广场上欢声笑语不断,移风易俗的“文明种子”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绘就出一幅“乡风淳、民风正、家风好”的和美乡村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