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成都疫情影响,7月22日,国家艺术基金“汉藏金工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项目团队整体转移至雅安市荥经县,在荥窑砂器艺术馆继续实施项目。
为了突显金工作品的精致与灿烂,项目团队决定利用资源条件学习国家级非遗黑砂制作技艺,使部分文创作品最终“以黑砂为器,金工为饰”实现二者创造性结合。学习期间,该馆馆长叶骁老师为项目团队成员进行过现场讲座授课,并带领大家到传统烧窑厂(俗称“馒头窑”)亲自演示并讲解了黑砂器物的古法烧制技术。从开始的模具放置到加碳点火,再到封窑控温、等待成型,包括最后开窑取器、降温封存,场景颇为震撼。团队成员学习并记录了整个烧窑过程,纷纷见证了民间传统技艺中蕴含古人的集体智慧。通过观摩精彩的烧窑步骤,大家对黑砂与金工两种技艺结合的实践构想有了更深的认识。
烧窑之后,叶老师在馆内亲手为大家展示了砂器的前期制作,并引导大家进行了实操训练。通过2—4天的学习实践,学员们基本掌握了黑砂技艺要领,并进一步优化和确定方案,开始实践作品的黑砂部分。经过成型、晾晒和烘干之后,叶老师演示了如何使用现代气窑为大家烧制成品。烧制完毕的黑砂物件色泽深沉、质感粗拙,无论拉坯成型还是自由雕造,皆各具特色,为下一步金工的制作与呈现打下了器物载体基础。
金工与黑砂两种非遗技艺的结合实践,无疑增大了项目实施的难度,但也丰富了学习内容,更是一次创新性挑战。通过对黑砂技艺环节的学习,团队成员增进了对荥经黑砂技艺特色的了解,也对本项目倡导的“融创设计”理念有了更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