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9月6日,在眉山市青神县罗波乡宝镜村社区大学,一阵阵划破青竹的清脆声传来,乡村匠人们正在用工具加工青竹,用以编织背篓、鱼篓、簸箕、竹篮、斗笠等生产生活用品,旁边的学员认真观看,这场由青神县妇女联合会组织的“强国复兴有我 寻找乡村匠人”主题活动正火热开展中。
“我从十五六岁就开始编织背篓,距今已经编了五六十年了。这篾货有很多种,有箩篼、竹筛、筲箕、火笼子,要想编得好,主要就是手上的功夫要好。要是篾条划得不好,编出来的成品就不好看……”谈起自己编织背篓的经历和经验,75岁的葛中华老师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
代素容是宝镜村社区大学学生中的一员,平时就十分热心肠,社区大学举办活动,她都会积极参加。对于今天的活动,她也期盼良久,现场积极向老师傅们请教怎样编背篓,还主动上手实操。她开心地说:“今天这个活动搞得非常好,非常有意义,让我学习到了老手艺人的竹编技艺。看到老手艺人年龄都大了,我也深刻感受到我们肩上应该扛起传承传统技艺的担子,不能让这些优秀技艺失传。”
活动中,大家还学习了织蓑衣、用稻草编织提篮,现场教学气氛浓厚。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魂所系。加强文化振兴,可以有效帮助农民树立信心、提振精神、点燃激情,为乡村振兴铸魂、化人、兴业。“在青神县,很多老手艺人都会编织竹编用品,这些竹编用品融入村民日常生产生活,具有乡村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内涵。组织此次活动主要是想让更多人了解竹编这门技艺,并将这项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下去,保留我们独特的文化记忆,助力乡村振兴。”罗波乡妇女联合会负责人说。
“强国复兴有我 寻找乡村匠人”主题活动为社区大学学生们搭建了学习平台,为乡村文化爱好者们创造了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村民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亮丽风采,更加坚定了村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大家纷纷表示,要把乡村文化传承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在学习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以更加饱满地精神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为建设美丽幸福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