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文娅
老年人由于年龄增加,器官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会影响摄取、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使老年人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贫血、骨质疏松、体重异常和肌肉衰减等问题,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因此在一般人群膳食宝塔的基础上,老年人在膳食及运动方面应做到少量多餐细软,预防营养缺乏;主动足量饮水,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延缓肌肉衰减,维持适宜体重;摄入充足食物,鼓励陪伴进餐。
摄入充足的食物。老年人每天应该摄入12种及其以上的食物。其中膳食能量的摄入主要以体重来衡量,对于高龄老年人和身体虚弱以及体重出现下降的老年人,应注意增加餐次,常换花样,保证充足的食物摄入。
进食中要细嚼慢咽。老年人的食物制作要细软,进食过程中要细嚼慢咽,防止呛咳和误吸。
保证获得充足的优质蛋白质。老年人要吃足量的肉,如鱼、虾、禽肉、猪牛羊肉等动物性食物;每天喝奶,如乳糖不耐可以考虑引用低乳糖奶或酸奶;吃大豆及其制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合理利用营养强化食品。老年人要合理利用营养强化食品或营养素补充剂来弥补膳食摄入的不足。老年人可根据自己身体需要和膳食状况,在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强化食品或营养补充剂。
预防老年人贫血。帮助老年人合理调整膳食结构,积极进食,以保证能量、蛋白质、铁营养成分的供给,提供人体造血的必需原料。
合理选择高钙食品。老年人要保证每天摄入300g鲜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除了奶类,还可选用豆制品、海产品、高钙低草酸蔬菜、黑木耳、芝麻等天然含钙高的食物。
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户外活动能很好地接受紫外线照射,可延缓骨质疏松和肌肉衰减的发展。建议老年人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多晒太阳,还可适当进行抗阻运动。
保持适宜体重。老年人应时常检测体重变化,使体重保持在一个适宜的稳定水平。
足量饮水。老年人每天饮水量不低于1200ml,以1500~1700ml为宜,首选温热的白开水。
多参加集体活动。老年人应多外出、多交际,积极主动与人交流。家人还应对老年人更加关心照顾,注意饮食和体重变化。 (作者系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四川省营养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