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成都府河边,“致敬大国工匠”分主题系列科普活动之“桥梁”专题活动开始了。注册土木工程师、桥梁检测工程师姚可梅带领小朋友们游览府河沿线,讲述桥的故事。
姚可梅先将小朋友们的目光引向了河上停留着的一只“蝴蝶”,它新奇的外观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它有着大小不一的“翅膀”、不同的“扇动”弧度、弯曲的“背部”,据姚可梅介绍,这是一座“非对称外倾蝴蝶拱桥”,这类桥体的受力非常复杂,但有着很高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小朋友们的好奇心被这座“不规则桥”点燃,很快注意到了“蝴蝶”不远处,还有一座极具科技感与未来感的桥——五岔子大桥。它的桥体设计与普通梁桥、拱桥都不同,是多曲度的,不同部位的宽度、长度和角度都不同。小朋友们十分好奇这种“非常规设计”的原因,热烈讨论起来:“为了增加趣味性”“为了好看”“能使桥体更稳固”“能承载更多人”……各种答案层出不穷。姚可梅告诉大家,五岔子大桥其实是以“莫比乌斯环”为原型而建的,“没有起点、没有终点、无限循环”,寓意高新区无限的发展可能和开放兼容的广阔胸怀。类似寓意的桥梁还有世纪城路东沿线府河桥,一“人”立于其上,又形似熊熊燃烧的火炬,这一设计灵感来源于高新区的logo,寓意高新区繁荣的发展现状。
“美学设计,是桥梁设计的重要环节。”姚可梅说,“桥梁作为城市中非常醒目的建筑物,除了实用性以外,还需兼具美观性,要与建筑地风格相统一,有时还需承载特殊意义。”五岔子大桥和世纪城路东沿线府河桥的美学设计理念融入了高新区的发展规划、定位,打造出“桥”与“景”相得益彰的和谐公共空间,是美学理念与实际结合的完美范例。
参观过后,有小朋友提出疑问:“桥长期承重并受风吹日晒,如果出现了损坏,能被及时发现吗?”为解答疑惑,姚可梅带领小朋友们来到“桥梁与结构健康监测中心”,参观“高科技”的桥梁监测手段。监测中心专家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桥梁工程检测车”,据介绍,车顶安装有360度摄像头,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探测桥体情况,并实时反映到车内监视器中。专家还带小朋友参观了全市桥梁监控设备,铺满一整面墙的电子屏幕使小朋友们惊呼出声,强烈要求专家演示系统运作流程。专家详细介绍道:“监测系统会自动收集整理桥梁‘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并分类统计成各项指标,据此评估桥梁健康状况,规划出相应的预警、处理方案。”
活动结束后,有小朋友告诉笔者,自己非常喜欢这次活动,“拱桥”“梁桥”“悬索桥”这些以往对自己来说很“虚浮”的概念,经由姚老师的介绍落到了实处。小朋友们通过此次活动,亲身感受、认识到了一座桥梁从“设计”、“建设”到“维护”,全环节都离不开“工匠精神”,主动表示,自己要努力学习、多动手、多实践,做“工匠精神”的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