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暑热难耐。在广安市广安区的乡村大地上,有这么一群驻村干部,他们用青春的脚步丈量着村里的每一寸土地,用汗水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由广安市广安区委宣传部下派到广安区龙台镇红旺村的第一书记杨伟便是其中一员。
“这段时间谷子成熟了,收割机过来了,我们要把这个后勤保障工作做好,让他们能够安安心心地帮我们把老百姓的谷子尽早地抢收回来……”
开会研究稻谷抢收
8月2日上午,在红旺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的办公室里,杨伟正在对近期村里的主要工作进行安排。随后,杨伟与村“两委”干部——来自龙台初中、龙台卫生院的驻村帮扶干部一起前往农户家里,了解稻谷收割机目前的抢收情况和水稻的晾晒情况,并走访慰问种植业主和收割机驾驶员,为其送去了矿泉水,鼓励他们高效机收全村水稻,服务到家。
“近段时间,我们村上联系了两台收割机来帮我们抢收稻谷,根据谷子成熟的进度,我们村上将会继续跟镇上联系,逐步联系更多的收割机来对稻谷进行抢收。同时,对于村上那些缺劳力的老百姓,我们还将组织一些党员志愿者,帮助他们尽早地把稻谷收回去。”杨伟表示。
查看水稻成熟情况
向机手赠送矿泉水
除了抢收稻谷,村里的对虾养殖基地的发展情况一直都是杨伟关心和帮扶的重点。冒着酷暑,杨伟与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一起前往对虾养殖基地了解近段时间对虾的生长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并叮嘱业主加强科学管理,精细管理,确保对虾养殖高产、优质、高效,实现持续增收。
“目前,我们虾的销路是不愁的。我们基地现在是四十亩,亩产量800斤左右,总产值一年在80万元左右。目前有一个问题需要村上解决,那就是基地公路整治问题,希望尽快硬化一下。”龙台镇红旺家庭农场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业主谢飞向杨伟一行介绍。“没问题,修路的事情已经落实,将在秋季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一并实施。”杨伟回复道。
前不久,杨伟通过走访了解到村上的对虾养殖基地产业路还没有弄好,影响对虾外运,他就与村支部书记伍泽西一道通过向上争取项目,已经成功将这条路纳入道路整治工程。整治完毕后,让谢飞的虾出产后能够尽早地(及时)运出去。
实地了解对虾养殖情况
红旺村,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多,村里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人群为主。为了进一步丰富村里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杨伟与村“两委”工作人员也经常号召村里的儿童到村“两委”活动室一起做游戏、在图书室看书,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切实保障了孩子们的假期安全。6岁的袁芷晨小朋友经常在村上的留守儿童之家玩耍。“杨叔叔经常给我们讲故事,还经常陪我们玩,我们很开心。”
关爱留守儿童
8月2日,为了关爱广大儿童,守护儿童安全健康成长,让儿童度过一个健康安全、趣味纷呈的暑期,杨伟联合广安区妇联在红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情暖童心 相伴成长” 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通过一起做老鹰抓小鸡、丢手巾游戏;爱心陪伴跳绳、读书;讲授暑期安全教育知识,突出预防溺水、用火用电、交通消防、校园暴力、疫情防控等重点事项,用爱温暖儿童,筑牢暑期安全防线。此外,他还与广安区妇联巾帼志愿者向儿童赠送了书籍、体育用具等。
群众事,无小事。杨伟把村民们的每一件小事都当着大事来做,切实为全村发展多做事,多干事,干成事。
与留守儿童合影
此外,杨伟还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乡风文明“一榜两评”工作中,他与村干部一道健全村民自治条例,引导村民自觉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充分利用“一村一律师”帮扶资源,不定期组织律师上门为村民普及法律法规,利用村村通广播实时播报法律法规解读、维权案例,让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积极争取区委宣传部、文明办支持,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道德讲堂,挖掘乡贤资源,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孝老爱亲正能量,让德治成为常态。
杨伟表示,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他将更加深入地到老百姓当中去,了解村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并及时帮他们进行解决。
向村民了解今年水稻收成情况
在广安区,像杨伟这样的驻村干部,还有很多很多。无论严寒酷暑,无论风吹雨打,他们都不忘初心使命,用青春的汗水和热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为描绘新时代美丽乡村画卷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悉,为助力乡村振兴,广安区委组织部、乡村振兴局共向109个村选派了327名驻村帮扶第一书记、驻村队员。目前,这327名驻村干部成为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正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砥砺前行、不懈奋斗,贡献青春力量。